最近2025年U19男篮世界杯的事儿,真的让咱篮球迷心里五味杂陈。中国U19男篮那四连败的战绩,太让人揪心了,一场接一场的失利,小组都没出线 ,直接把大家对中国篮球未来的担忧拉满。知名评论员杨毅的点评,更是在篮球圈掀起了惊涛骇浪。
先回顾下这几场比赛,那场面看着真叫人心疼。打加拿大的时候,失误多到离谱,整整21次,下半场好不容易追平比分,可篮板球被对方狠狠压制,以24比46惨败,内线防守完全形同虚设,最终72比80输掉比赛。
对战德国,张博源、朱正带着队员努力把分差缩小到3分,可德国队凭借成熟的战术体系和身高优势,以90比66,24分的巨大分差轻松获胜。打斯洛文尼亚,中国队依旧毫无办法,82比99败下阵来。
1/8决赛面对新西兰队,篮板球又被碾压,24比46,下半场虽说一度追平,甚至在第四节还剩3分05秒时仅落后1分,结果被新西兰队打出12 - 0的攻击波,最终86比99遗憾落败。这四场比赛下来,合计输了62分,场均输15.5分;篮板球更是一共输掉65个,场均输16.3个 ,这差距太明显了。
杨毅在直播里那点评,真的是毫不留情,直击要害。他说:“这批孩子在国内身体条件那是顶尖的,可到了国际赛场,投篮稳的没几个。”这话一点不假,国际赛场上,咱球员的基本功差距一目了然,对手一加强对抗,动作就变形,传球也老是失误。
就像打新西兰那场,关键时候篮板球被碾压,直接被对手用“捡篮板”战术打懵了。杨毅直言,这不是球员的错,根源是中国篮球青训体系出了大问题。现在的青训教练太在乎U12、U15这些低年龄段比赛的冠军,为了快速出成绩,只注重练身体,因为练身体见效快,却把技术打磨抛到了脑后。
而且基层选拔的时候,“唯身高论”特别严重,很多有潜力的苗子12岁就被强制改打内线,技术发展的机会就这么被断送了。
他还拿欧美球员举例,人家15岁就能执行复杂战术,配合默契,可咱的球员连最简单的挡拆都跑不明白。从数据也能看出问题,中国队这届赛事投篮命中率才41%,三分球命中率更是低到29% ,失误却场均18次,这技术和基本功真的急需提升。
U19男篮这次的惨败,给中国篮球敲响了警钟。篮球可不是光靠身体素质就能赢的,技术、战术、团队配合以及球员的篮球智商都至关重要。当务之急,必须对中国篮球青训体系进行全面改革。
要建立以技术为核心的青训评估体系,改变“唯身高论”的选拔标准,让教练把更多精力放在球员技术培养上,给年轻球员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比赛机会,提升基层教练的执教水平。同时,CBA联赛也可以学学NBA的成功经验,比如引入“培养球员补偿机制”,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,提高各俱乐部培养人才的积极性。
中国篮球的未来之路还很长,U19男篮这次失败只是一个缩影。但只要我们能正视问题,积极改革,相信不久的将来,中国篮球一定能重回巅峰,在国际赛场上再次发光发热。希望这次的失利能成为中国篮球改革的契机,让中国篮球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。家人们,你们对中国篮球青训体系的改革有啥看法?
金斧子配资-民间配资公司-北京配资网-股市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